和Gay的1、0和0.5一样,Les的角色也被分为了TPH。过去传统意义上大家都是按照以下这几种类型来定义的:
①
按所谓的外表分
T——Tomboy,意为假小子;
P——婆/Princess/Pure girl/Pussy,外表可能比较女性化的一方;
H——Half/Homosexual(不分),外表可随对象转变的一种。
②
按攻受分
T——攻
P——受
H——可攻可受
③
按性格分
T——性格更偏向社会上男性化的气质,这种气质会从她的行为举止中反应出来,与外表不一定相符,也不一定不符;
P——性格更偏向社会上女性化的气质,也会从行为举止中反应出来,与外表不强烈挂钩。
H——性格可随对象的转变而变,但也不和外形直接挂钩。
P.S. 英文里一般用Femme代表穿着打扮比较女生的一方(即P)。有一种打扮的和tomboy一样,但自我认同为P的女生会称自己为Tomboy Femme。
总的来说,大部分人都是以外表来划分类型,进而再规定角色该如何去承担些什么。
比如P应该负责貌美如花,T就要为她赚钱养家。
这也是模仿异性恋男女的相处模式。
但是现在这种“角色扮演”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,甚至产生了一些群体内的鄙视链……
“都是女生凭什么T就要赚钱养家?”
“分男女角色和异性恋有什么区别?”
“TPL是假同性恋,淘淘乐(TTL)才是真爱!”
“H和双性恋差不多,都是渣女!”
……
标签这个东西确实是双刃剑,让你找到了归属感的同时也被定义了刻板印象。
就和星座一样,你坚信处女座就是垃圾的时候,任何处女座的出现都会让你胸腔一阵作呕,哪怕她可能是你未来的女友。
但不得不说的是,女同性恋对TP标签的依赖其实是非常强烈的。
一个没有TPH标签的女同交友平台会让很大一部分用户缺失安全感,感觉分分钟能遇到乔萝莉扑街事件。
在情感角色中,初识的女生之间确实需要一个“定位”,这个定位是用来帮助了解彼此的需求,比如谁攻谁受,谁强谁弱等等,而TPH的标签又正正好好符合这个定位。
就以淘淘乐(TTL)为例,前提是要确定双方都是T,才能相恋吧?
对标签的不满往往是后期赋予TP代入异性恋中的男女夫妻的刻板印象:比如T应该像男生那样积极上进承担责任努力赚钱。
但T终归不是男生,当要遇到那些爱上这件“男生外皮”的另一半,确实会感到很绝望。
之前树洞里收到过一个关于【刻板印象】的故事。故事里主角是个典型的赚钱养家铁T,而另一半则常常把“如果你真的是男生就好了”挂在嘴边,并一直要求铁T在?的时候佩戴阳具…
这种感觉就好像,你喜欢的是米老鼠,而我正好最近在cos米老鼠,所以你喜欢我,可是等我想要cos Hello Kitty的时候,你就无法接受了。
同性恋之所以骄傲,是因为爱的是彼此的本质,Love is love。
把标签看得太重,会变成自己的负担;
但没有标签,也会让人缺乏安全感。
尊重标签党,支持本质恋爱,希望大家都找到真爱